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江西文化

精彩:萍乡文化寻踪:饱经沧桑古祠堂

时间:2017-03-04 来源:江西之窗

  刘新龙

  占有关部分统计,莲花县大巨细小的祠堂快要500多 座,此中大部分是清朝暮年的老祠堂,有的乃至是明朝期间的。这些祠堂大都建在乡村的中间地带,也是整个乡村范围最宏伟、建筑气焰最奇异、最具威武的古建筑。升坊镇浯二村的刘氏祠堂就是个中的典型代表。

  浯二村是一个具有历史渊源的故乡眷。有700多年的汗青,是明朝名相刘沆的儿女,故祠堂名为相国第,眷属有一栋占地面积约671平方米的大祠堂,建于1430年,多次遭遇粉碎,又多次依照原样重建。老祠堂三栋连体,栋与栋之间是两个天井,既便于采光通风,也便于下泄雨水。墙体全部是柴烧制的青砖,祠堂中央两排各10根大梁柱支撑着横梁,横梁上面首要是叠梁式构架为主的梁架构造,前面的回廊是由12根梁柱支撑着横梁,使回廊彰显大气,屋顶是泥瓦笼罩,经验数百年的风风雨雨,依然耸立在古村庄中央。祠堂大门口每年春节的楹联都是“公侯将相府、博硕学士家”。

  据族谱纪录,古祠堂即是一个家属的法庭,眷属里全部的大小事宜都在祠堂里得到管理,并且是最严肃、最公道、最具威慑力的法庭,这里发出的号令就是登峰造极的执法,尤其是对那些不肖子孙会给与“革族”、“沉潭”这些耸人听闻的妙技,震慑着一代又一代的村民,从而维系着一个家眷的镇静和尊严。尽管用今日法治社会的标杆去看,这些族规存在必然的封建宗族迷信的色彩,也缺乏人性,有其汗青局限性,但是在阿谁特定的汗青时代,在交通、信息、法治远远跟不上的实际条件制约之下,要维系整此中华民族的镇定与成长,光靠朝廷和官吏用那一套不行熟的治理模式和经管体例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千万万万的家眷用行之有用的家规族法阐扬感化,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现在村老年体协积极引导群众在祠堂里举办村民文艺作品展,开展种种各样自娱自乐的文体运动,使老祠堂奋起新的生气。

上一篇:新余:男子微信转假红包购物飞车逃匿被抓(图) 上一篇:新余建立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您可能也感兴趣:

特荐文章

萍乡市纪委市监委召开廉洁萍乡建设任务推进会

图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