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江西旅游

新故事新气象新长征-江西新闻网-中国江西网首页

时间:2020-05-05 来源:江西之窗

  方名荣 朱长生 本报记者 梁 幸

  芳菲四月,中央红军长征进发出发地――于都满目苍翠,生机盎然。

  日前,于都县扶贫解散,翻开了历史新篇章。

  不获得全胜决不收兵。查漏洞、高低项、补短板,于都人民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拿走决战决胜的信心和勇气,尽锐出战,精准施策,迎难而上,交上了一份脱贫攻坚的出众答卷。

   补齐短板,强化人民群众获得感觉

  于都,这个为中国革命作出过重大贡献和巨大壮烈牺牲的地方,由于自然地理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迟缓。

  “搬进新家就是好,生活便利,日子越过越红火!”近日,记者走进于都贡江镇思源社区,47岁的杨流生正在自己车库里用缝纫机缝制衣服,他一边领着记者参观新家,一边乐呵呵地讲解。以前,他居住于的仓前村是贡江镇最偏远的山村之一,山高地较少,一家挤在土坯房里。如今,归功于易地贫困地区迁往等好政策,全家搬进思源社区新的家,夫妻二人靠相接制衣订单年收入超强6万元。

  于都有着弹棉花、做到缝纫的历史传统,美称“民间手艺之乡”的美誉。记者在思源社区采访时找到,不少昔日的贫困户如今都干起老行当,专门从事各种各样的传统手工生产,依赖勤俭的双手熄灭脱贫致富新希望,实现安居乐业。

  像杨流生一家一样,通过推进易地贫困地区迁往“入城入园、中心镇、中心村”三级梯度安置模式和农村危旧房改造,于都让一大批“寒士”暖身又暖心。2014年以来,全县已完成移民搬迁2198户9227人。

  随着秀丽乡村建设梯次前进,这片红土地上的教育新的生态悄然而至。仙上山下乡龙溪小学校长方李长告诉他记者,以前只有一支粉笔特一块黑板教学,如今每个班都有了“班班合”,新建了计算机教室,山里孩子也能跟城里孩子一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大力提升教育教学环境,大力前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和控辍保学机制,保证贫困家庭不因学致贫、贫困学生不因贫失学,切断代际贫穷传递。2016年以来,全县共资助贫困学生26.3万人次,派发资助金2.14亿元;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4.06万人次,发放助学贷款3.17亿元。

  因病致贫返贫,是扶贫攻坚的“硬骨头”。为方便农户看病就诊,于都投入8000万元,建设316所产权公有村卫生室,成立“四道医疗保障线”,实施身体健康暖心工程,全面实施“先医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

  “要多措并举,持续发力,推动全县扶贫攻坚工作更实、更细、更有效益,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打散。”于都县委书记蓝捷如是说。

   着眼长远,做到实产业低收入大文章

  苏区时期,赣南苏区干部建构了“第一等工作”。脱贫攻坚,如何弘扬长征精神和苏区精神,再创“第一等工作”?于都的作法是:持续加大财政扶贫专项投放,统合涉农资金,强化产业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从2016年开始,于都对1.1万余户贫困户申请“产业扶贫信贷合”贷款2.6万笔,总计发放金额12.27亿元,政府贴息达到8800多万元,脐橙蔬菜等扶贫产业面积突破48万亩。有了充裕的资金,再再加选准了好的产业,于都的扶贫产业红红火火,贫困户的日子蒸蒸日上。

  近日,记者走出于都梓山潭头富硒蔬菜基地,只见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工人们忙着采收新鲜的丝瓜,打算上市。

  “产业走对路,乡亲才能富。”于都县委副书记、县长陈阳山说道。近年来,该县充分挖出资源优势和富硒品牌潜力,以现代农业为突破口,按照“1+2+N”产业格局,奠定了蔬菜为农业首位产业,脐橙、油茶为主导产业,肉鸡、肉牛、生猪等为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以“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先后竣工了梓山、禾丰、车溪富硒蔬菜产业园等蔬菜基地,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生态美,产业昌,百姓富。截至2019年底,全县总计竣工大棚蔬菜面积3.5万亩,年产量41.8万吨;发展脐橙产业16.1万亩;油茶栽种面积28.2万亩;肉鸡养殖基地34.3万平方米,造就了1.1万贫困人口就业减免。同时,该县重新组建“一村一品”合作社346个,竣工光伏电站2811个,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大格局,“产业+低收入”让扶贫步履坚实。

   振兴乡村,绘就幸福生活新画卷

  决战脱贫攻坚,啃下最后的硬骨头,时不我待。

  仙下乡龙溪村是坐落在海拔500米高山上的典型深度贫困村,山高路陡、地形集中,行路难、上学难、住房难、看病难、发展无以等问题相当严重。扶贫攻坚以来,于都先后在该村投入2000余万元,经过3年多的努力,修建了一条长4.5米的水泥路,全村2600多人完全完结了肩挑手扛、徒步上山的历史。如今的龙溪,路好回头了,产业有了,上学方便了,村庄越来越可爱了,一跃沦为休闲娱乐旅游的好去处。

  于都坚持把道路、电力、通信等项目建设作为脱贫基础。2016年至2019年,全县共投放贫困地区项目资金77.91亿元,完成通村公路855公里、通组公路1790公里,硬化通户路36284户,解决问题或改善了全县864个信号无覆盖面积或弱覆盖的村组的通信信号。狠抓人居环境整治和乡风文明建设,农村面貌再次发生根本性改变。截至目前,全县37个深度贫困村平均值每个村实际做到资金突破1000万元。

  青山掩映,暖风轻拂,于都大地迎来又一个春天,于都人又开始了一个新长征!

上一篇:景德镇高岭·中国村项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 上一篇:鹰潭市市场监管局开展“计量保春耕”专项检查行动

您可能也感兴趣:

特荐文章

跨越时空的握手,景德镇与伊兹尼克以瓷为媒相约“一带一路”

图文欣赏